:::

2025 朝露男子 奔逃或啟程|重寫自己生命故事|敘事治療課程

分享到Facebook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Line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twitter(另開新視窗)    

是否曾經渴望「逃離」所有的一切?想要遠離壓力、擺脫痛苦,甚至避開那個越來越陌生的自己。

「奔逃」,乍聽之下似乎總帶著一份狼狽和無助。然而,在今天的敘事治療團體中,朝露男子試著以全新的視角來理解「奔逃」,探索其背後可能隱含著一股強韌的生命能量。

一位朝露男子分享道,他曾在人生谷底時,覺得自己像個游蕩在人群中的「鬼」,毫無歸屬感。而他終於下定決心改變,源於內心一次深切的呼喊:「逃吧!現在不離開,就要撞向山壁了!」表面看來狼狽不堪的「奔逃」,其實潛意識對自己的生命守護,渴求困境轉機的一次自我召喚。

但即使成功逃到了暫時的安身之處(例如朝露農場),真正意義上的人生又該何去何從?人生話題不僅停留在「奔逃」,所以開始聚焦於另一個更為重要的觀念——「偏好」(Prefer)。

下午時分,心理師彥光帶著朝露男子們進一步思考:如果注意力從「發生在過去的事情」轉移到「我希望擁有什麼樣的生活」,情境會有怎樣不同?這樣的改變不是微不足道,而是讓人生掌握主導權的關鍵一步。與其回答「過去影響了我什麼」,不如捫心自問「我的偏好(或選擇)是什麼」。

一位朝露男子願意敞開分享,他透過長達兩個月的「正念」練習,意識到了自己的變化。他談到,過去在洗碗時,他的思維總跳到「快洗完才能輪到休息」,每次洗碗都過於急促且心浮氣躁。如今嘗試專注於當下:感受水溫的暖和,碗盤擦淨的閃亮,泡沫細膩的觸感。他發現這小小的改變帶來內心平靜,也從生活習慣被動,找回久違的選擇權。

朝露男子們持續不斷的探尋生命的力量,勇於面對困境,並找到傷害最小的因應對策~~

#朝露農場治療性社區

#敘事治療林彥光心理師

#人生生命故事的深刻對話


2.jpg

3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