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2025 藥癮家庭研討會|台灣多元家庭服務的現況與困境|活動實錄

分享到Facebook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Line(另開新視窗) 分享到twitter(另開新視窗)    

台灣露德協會秘書長徐森杰在開場致詞中提到,台灣露德協會始終堅持以服務對象為主體,這場研討會希望透過創傷照管與自我照顧議題,讓服務真正回歸家屬本身,實現「想要活得更好」的核心目標。

台北辦公室社工海綿分享25年家屬團體經驗,見證家屬從孤單無力到長出力量的轉變。他提出「減害不只是給藥癮者的,也是給家屬的」創新理念,提醒家屬可以設底線、停下來休息。真正的團體成效不在參加人數,而是家屬學會自我照顧,懂得為自己安排旅遊放鬆。在家屬團體的空間裡,家屬學會最重要的事情:愛自己,才能更好地愛家人。

朝露農場治療性社區伊魯主任將減害比喻為階梯,讓復元路上的每個人都能一階一階慢慢爬升。他分享家庭復原三部曲:從「心碎對立」到「共伴互持」,最終學會「放手祝福」,家庭學會了帶著愛的界線。那位學會做菜為家人準備年夜飯的孩子故事,展現了關係修復最美的模樣。即使復發率高達九成,他們仍相信成為那10%的可能性。

屏東快樂聯盟趙吟珈組長分享家庭支持比照顧藥癮者更辛苦的體悟,因為家庭是多面向的,創傷是十幾年累積的。他陪伴家屬從「我沒有犯錯,你為什麼要給我上課」的抗拒,到學會懂得放下、治療自己。

花蓮洄瀾減害中心陳怡蓓組長創新提供民宿喘息服務,讓家屬在衝突時有安全避風港。同時,花蓮也正努力培力家屬成為助人者,希望能撕下「這是家務事、很丟臉」的標籤,讓愛與支持在花東土地上生根。

台中辦公室李珈旻副主任分享「耀家」方案從誕生到結束的完整歷程,發展出知識型、藝術治療等多元支持團體,團隊跨縣市服務風雨無阻。即使方案結束,LINE群組至今仍在運作,延續著溫暖的陪伴網絡。

張麗玉副教授回憶30年前台大醫院聖誕節火鍋大餐的故事,分享快樂聯盟的起源,他分享「不管生什麼病,不管是不是吸毒,我們就是要快樂」的堅持信念。蔡佩真教授則提出「因愛成傷」的深刻洞察,受傷是因為愛,家屬工作就是陪伴這群因愛成傷的人,學會有智慧地愛。

這些實務工作者用溫暖陪伴,為台灣藥癮愛滋家庭撐起一片天空,展現了服務的多元創意與深度關懷。


1.jpg
2.jpg
3.jpg